188看球网
  · 新闻资讯 〉人物写真
父亲的大山情结


作者:伍安生(永耒)  发布时间:2007/5/23   点击数:1690

 

父亲是一位退休老干部,在位的几十年,忙碌了一辈子。退休的那年,父亲终于吁了一口气,闲来无事的时候,偶尔推杯把盏,吟诗作对,舞文弄墨,栽花种草,乐哉悠哉。可是,这样的日子久了,父亲便有些不自在了,成天茶饭不香,夜不能寐,若有所思,仿佛在寻找些什么。于是,父亲不管有事没事,三天两头往老家的山里跑。前两年,父亲索性叫来一辆卡车,卷起铺盖回老家长住去了,邻里们见了疑惑不解,儿子儿媳们亦纷纷埋怨,父亲压根儿就没有自己的家!

父亲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,父亲属蛇,出生那天恰逢大年三十,祖父给他取了一个乳名叫“龙妹”。孩提时代,母亲经常给我们讲父亲的故事,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,父亲很小就跟随祖父到一所祠堂里做事,那所祠堂里办学堂,祖父拿不出学钱,父亲只能隔着窗户旁听。父亲读书很用功,白天作文,晚上习字,孔孟文章,熟读唐诗,耳熟能详。父亲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大山,当了县委干部、地委干部,官居“七品”。父亲的家乡观念强,在地委工作时,老家来的客人一拨一拨的,父亲牵线搭桥,为家乡建电站,修水利竭尽全力。在老家,父亲的声望很高,每次跟随父亲回到老家,父亲总是面带笑容,走村串户,嘘寒问暖。父亲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喝添丁酒、写对联了,父亲的辈份大,每每遇到晚辈结婚、生子、乔迁,父亲总是恭之不却,欣然赴会,即兴作对,挥毫泼墨。在老家,随处可见父亲的“墨宝”,时时听到乡亲们对父亲的赞誉。在故乡,父亲仿佛找到了自己,这里才是父亲的居所。

父亲常年住在山里,很久不见父亲,可难为了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了。父亲今年七十八岁了,眼不花,耳不聋,背不驼,一笔蝇头小楷仍然龙飞凤舞,煞是好看,这自然是儿孙们的福气。在我们老家,亦流行“七不出八不归”、“七十不留宿”的说法,父亲信奉马列,不在乎种种忌讳,年事愈高愈加天真,愈加固执,愈加眷恋家乡,全家人团聚一次真不容易。今年春节,父亲说好过了正月就回家,结果一推再推,一谈起父亲,儿媳们便有些怨气。

前不久,父亲居然肯从老家回来了。按照老人家的交待,我和哥哥提前给父亲打扫了房屋。父亲回家的那天,儿媳们满心欢喜,照例给父亲发了红包,父亲顿时乐了。父亲天生好客,好热闹。没过几天,父亲亲自张罗,大呼小叫地请儿媳们吃饭,品尝家乡的土特产。席间,父亲自然要谈孙子们的事,孙女在外读大学,长孙参军去了,孙女刚刚来过电话向爷爷问好。哥哥性格直爽,言语中不乏幽默,父子俩对饮起来,余下的趁热打铁,轮番劝说,劝父亲搬回来住,一番口舌之后,父亲终于点了点头。

这天,父亲的兴致很高。酒过三巡,父亲滔滔不绝,说起了家乡的变化,说起了回家的缘由,说住两个月就走。说着说着,父亲拿出了一本沉甸甸的书稿,书名《益相史话》。父亲略带豪迈地说,老家安仁县龙市乡位于茶陵、攸县、安仁三县交界处,“鸡鸣闻三县”,这里山峦相叠,田水相连,“龙头脑”、“黄龙潭”、“凤形岭”、“笔架山”、“杨柳泉”天然而成;古驿道、“烟堆岭”、“试刀石”、“养马塘”依稀可见;南宋宰相周必大曾来此讲学,“玉峰书院”、“谭氏书院”闻名遐迩;当地村民在修路时惊奇地发现了一快“桃源福地”石壁;自宋至今,这里人杰地灵,人文蔚起,计有解元、翰林学士、朝廷宰相和党政军、教科文名人数百人……我们全在听父亲说,全都痴迷了。

那天晚上,我向父亲要来《益相史话》,细细品读。这是一部纪实体著作,一部乡土教材,怕有十几万字。父亲的文思与才华我是领教过的,该书主题鲜明,内容翔实,构思精妙,重点突出,言语优美,特色纷呈,全书共三十个章节,大部分出自父亲之手。伴着灯光,我一页一页地往下读,读着读着,心里“登”地一热,愧疚、感慨、敬仰之情油然而生。儿媳们都知道,父亲深爱着母亲,母亲去世多年,父亲一直把对母亲的怀念掩藏在心里;父亲深爱自己的子孙,父亲一生为官,一生清贫,父亲虽不能赠予子孙万贯家财,然父亲的品格却可以世代相承;父亲深爱着故乡,那里的人民勤劳、朴实、聪明、智慧,那里的山高大巍峨,那里的水清甜可口,那里的古文化资源和山水资料亟待人们发现、开发!

读罢《益相史话》这本书,我仿佛读懂了父亲,仿佛知道了父亲耆耆之年永保青春活力的秘密。一部《益相史话》让我受益多多,那一夜,我失眠了。有的人说,人生如棋如茶,我说,父亲的一生如诗如画,那画是故乡的山水,那诗是天际边的一抹彩虹。

 

 
白沙信息版权所有手机访问 地址:湖南省耒阳市白沙路1号 邮编:421800
电子邮件: [email protected]
湘ICP备10202670号   湘公网安备 43048102000139号